用老照片來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在留下的歷史建物裡
拼拾當代的史詩回憶
“花蓮市|松園別館”
來到花蓮旅遊,除了安排無數個看海景點外,回到花蓮市區還真不曉得能再去哪兒走走。這時候就一定要問在地人給推薦了,退房時和飯店人員閒聊,知道我們愛拍照,於是推薦了她心中很有味道又適合去散步拍照的「松園別館」。
松園別館根本是一處超好拍照的花蓮文青景點!它的舊稱「花蓮港陸軍兵事部」辦公室,始建於1942年世界二次大戰後期,在當時主要的目的就是募兵與管理兵役用途。松園別館的據點視野則直接正對北濱海灘之美崙溪入海口,具有天然制高點優勢,可俯瞰美崙溪入海處、花蓮港及太平洋海景;在當年那個戰爭時期可輕易掌控出入南濱海面的船隻及南機場航機起降,也成為了日軍當時在花蓮的重要軍事指揮中心。松園別館的史蹟還不止這些,這之中牽扯著多方關係與多層面故事,想要更清楚了解(請連結松園別館大事記)。
↓↓↓↓ 加入13粉絲團,掌握旅遊美食最新資訊 ↓↓↓↓
松園別館需購票方能入內參觀。(票價︰全票60元╱可折抵消費30元、半票30元╱可折抵消費15元)
2018年3月份時的門票全票是50元,目前已調漲成60元了。
走進松園別館園區內,最驚豔雙眼的莫過於前眼的老建築與那滿園的老松樹;難怪在地人會推薦遊客來這兒拍照,真是充滿文青氣息又舒服的地方,好適合來悠閒散步的花蓮市區景點。
園裡的老松都是歷史中不可缺的要角之一,當年為了發展林業而引進日本品種琉球松;琉球松具有抗鹽耐風定砂的特性和功能,也在當地適應良好,這麼一種也有百年歷史了。
松園別館園區整體範圍不大,主要就是老松庭園與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幾棟老建築,另外還有一處二戰時期所用的防空洞也同樣可以探尋不少的歷史痕跡。
改設為文創品販賣區的「慢漫生活館」,建築外的窗景牆面上爬著樹藤,讓四周散漫起慵懶的氣味,也讓人想到處繼續走走看看下去。
一樓的長廊上,高掛著大紅色的圓燈籠,有股說不出的中日揉合之美;加上陽光的映照,美麗的風景正是松園裡一貫的日常。
小退一步,望看二樓的窗景,一樣有顆紅燈籠在偷偷看著我。
慢漫生活館內販賣許多松園文創商品。
在松園裡,每個有歷史的建物旁都看的見它自己的一段故事,也讓旅人能更輕易裡融入在時光旅行之中,去感受那個不曾參與過的時代背景。(非常貼心還提供了中英日三種語言解說)
另一頭還有這間「台灣禮品館」主要也是以文創紀念品的販賣。
一樓的另邊長廊,有不同的氣質妝點。這一系列長廊與樹藤很有生活寫意,真是好拍!
拾階來到建築上的二樓,長廊上擺置著整齊的沙發椅,像是有老故事可以聆聽一般;沒錯,這裡不定期都有藝文展出,但常態不變的是這裡一景一物的曾經,也都有它的故事照片。
歡迎來到「松園故事館」。
這裡的故事館多數都是以照片和文字在講述當時的故事。
過往曾舉辦過的太平洋詩歌節也能在這兒找到記錄。
松園別館的老建築主體依舊保持日治工法原樣,只是後期再加入的補強工作,木造的日式老建築真的很耐用又美觀。
看看松園別館的大事記。
用老照片來場穿越時空的旅行,在留下的歷史建物裡,拼拾當代的史詩回憶。
下了樓,在建築後方增建的休憩空間。
前方即是生態池與詩歌劇場。
這樣走著看著,已經逛了松園一大半的園區,但幾乎都是在拍日式老建築;繼續漫步在松園的木棧步道上,換看看這裡的環境自然景觀之美。
童趣的人型鐵雕佇立在木棧道旁的草地上,看了讓人會心一笑。
喜歡從這個角度看松園,顯得古韻又樸實,讓人興起思古幽情。
建議可以上午來這兒散步走走,特別清幽靜謐。
建築前方即是景觀平台,可在這裡觀海、休憩,俯瞰花蓮港美景。
松園真是一處天然的絕佳地理要點,難怪當年戰爭時期此地成為日軍當時在花蓮重要的軍事指揮中心,很方便監視XD。
對防空洞產生的好奇,讓我想一探它的面貌。但一開始實在遍尋不著,入口的位置;原來入口不大,小小的就像水溝一般。
走來走去就是沒發現防空洞要從這兒往下走。
地底下的防空洞空間也完全不大,目測僅僅只有五公尺長距離的小洞穴。當時裡面還坐著一位志工老伯,他一開口還讓我嚇了好大一跳,也對松園防空洞的印象加大深刻。
防空洞裡佈置的相當有戰爭時的氣氛,它有燈光、聲效和照片,加上志工老伯在一旁簡單的解說,好像也能感受到幾分當時地底下的緊張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