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公路地景新亮點
前往阿里山旅遊的必經道路上,多了一處新前哨休息站
這裡是「觸口遊客中心」
先提前讓遊客們能來感受阿里山的迷人風情
行經國道3號,下中埔交流道後,我們準備長驅直往阿里山奔去
但在通往阿里山的台18線阿里山公路上,就先遇見了一處地景新亮點
原來是阿管處新建設「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
近年來阿里山旅遊風潮逐年愈增,更多是陸客團都喜歡台灣這座阿里山
為因應阿里山旅遊的龐大遊客量,故新造此觸口遊客中心
讓沿途更多的美麗風景,都能讓來訪的旅人們一一親臨也填滿旅行回憶
遊客中心裡最大的特點,在於打造了許多有關於阿里山文化特色與印象在其中
供遊客們以體驗玩樂的心情,去認識與了解我們未曾深入看見過的阿里山
這裡有四季的景觀互動、宛如錯置在森林裡的樹形展版、阿里山原民「鄒族」的人文文化等
許許多多自然生態都等待著遊客來親臨體驗
從公路的前段開始直至阿里山上,沿途的景緻慢慢地經過修容整頓後
道路上的電線,都埋為地下化
兩旁的景觀也不斷地疊入一片片的美好風光
植入四季花卉讓上山的路途,隨時都擁有美麗風景可賞
映入眼簾的不再是天災後的沙石土堆,而是最獨特的美麗造景
現在的台18號阿里山公路,已經被附予了新的名稱
「18號愛情公路」
充滿著浪漫氣味的阿里山輕旅,正要展開
快跟上13的腳步,出發來玩這條迷人的浪漫愛情公路囉!
下中埔交流道後,車程15分鐘即可抵達台18線32K處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
路經觸口遊客中心的一開始,完全是被沿途所打造的愛情絲路藝術品給吸引
這些有著醒目繽紛色彩的藝術造景,代表了許多不同的愛情意象
也讓這條18號公路新覆了一層浪漫的氣味
更有了浪漫公路及愛情絲路的美名
18號愛情公路上的浪漫作品,就分散在公路上的幾處位置
而作品週邊就有新建造的旅遊玩點
讓不少經過於此的旅人都會想駐足停留,並拍照留下美好的旅行回憶
浪漫的氣息就公路之間漫開來
這裡也成了最新的嘉義婚紗浪漫地
有種愛情長跑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甜蜜感
而我們今天首先要造訪的是阿里山公路的前哨站
「觸口遊客暨行政中心」
一座巨大建築體座落於筆直的公路旁
清水模的外觀,勾著13對建築的狂熱之心
快一起去看看這座特別的建築吧!
看過遊客中心的簡介說明
建築緣起自廖偉立建築師整體擘畫
以保持自然土地及順應原本地形山貌為興建目標
利用「地景交織」、「漂浮」與「動線穿梭」等設計手法
打造出一棟自然和諧的地景建築
建築外,能看見一些特殊的公共藝術造景
這些也全是以順應阿里山國家公園為主題定調的作品
有「樹影光景」、「嵐」等大自然的純粹意象
並傳遞著一種崇敬的情感在其中
遊客中心建築外型由清水模與木造建做而成
就像一只形塑完美的大盒子
融合在地元素,造出更多符合嘉義阿里山森林的特色理念
別瞧這個巨大的外觀建築好像沒啥特別
裡頭可是藏有一整座阿里山的文化特色在其中
拾階而上,2樓作為遊客中心展區
這裡也是遊客中心主體行政中心所在
開放時間
週一~週五 AM09:00 ~ PM17:00
入口處打造2面陶藝迎賓牆
結合了阿里山最知名的五奇景觀
有日出、雲海、神木、森林與小火車
還有茶園風光
豐富了遊客們的視覺感受
也喚醒了旅人們記憶中阿里山所有的美
走進遊客中心展區裡
服務人員親切地引導參加路線
且在每一處展覽的角落裡,都有貼心製作的解說板
想述說的阿里山文化或景緻,讓遊客們都能清楚地一目瞭然
首先是樹形展覽板與地面上的四季景觀互動裝置
以近距離方式與遊客達到互動
形成阿里山的四季始於足下的特殊景象
待站久一點,會看見更多不同的變化喲!
阿里山森林小火車與櫻花季的迷人鐵道風景,是每個愛拍照旅人必追的台灣10大美景之一
這裡也有解說板,提供詳盡的阿里山風情說明
也能讓還未到過阿里山的遊客們,欣賞到這難得的復刻迷你版山中美景
阿里山原民「鄒族」的傳統服飾與祭典舞蹈
也打造的唯妙唯肖
看得讓人也想跟著隨之高歌起舞
除了四季風情與文化外
阿里山上的自然景觀生態當然也不可少
以木雕的方式呈現燕子崖經風蝕而成的橫條狀切紋峭壁等特色景觀
內部展覽場也很有設計感
讓人彷彿進入了森林中一般,有了迷失的錯覺
最特殊的應該就屬這處定調為「漂書站」的小空間
2隻衣著原民服飾的泰迪熊,可愛的叫人想更親近一些
在漂書站裡也提供了許多可自由取閱的文化讀物
讓來遊玩的旅人能在這稍待休憩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