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西螺玩,不去西螺大橋走上一回
怎能算是真的到過西螺呢?
還有…還有老街上不容錯過的古早味美食與醬油釀製場
帶你走訪最樸實的小鎮,也一睹最經典的復古建築
在雲林讀了4年的書,也玩了4年的雲林
倒還真沒走訪過西螺這個農情的小鎮
對西螺的印象,好像也只有「西螺大橋」了…
西螺大橋是一座橫跨台灣濁水溪下游、兩端分屬雲林縣西螺鎮與彰化縣溪州鄉的桁架鐵橋
也是連結南北交通的重要建設之一
曾發行過特別公債、向民間募集大橋整建的龐大資金
二戰前(1937年)已開始建造,無奈二戰爆發中途曾中斷,而後二戰結束美國援助下復工並始於1953年1月完工(通車)
更詳細的西螺大橋史料故事可連結至中央研究院作進一步深入探討,這裡的文獻記錄頗為詳實
西螺大橋的歷史發展也是後來在網路上爬文才進一步更加地認識和了解
#必遊景點(1) – 西螺大橋
西螺最著名的地標西螺大橋,橋長共計有19393公尺,橋寬7.32公尺
以美國原裝進口全鋼鐵式建造完成
完成當時可是東亞第一長公路橋
也其因歷史背景加上交通位置重要聯結更具有觀光價值
也成了雲林縣西螺鎮很重要的精神地標
終於,我們初相見啦!!
早期的西螺大橋公路與鐵路(糖廠火車)並存,是早一軰人心中很深刻的年代記憶了
不過在民國60年修整鐵橋的同時,已將鐵道拆除
現在看到的西螺大橋是座新橋(舊橋即在相鄰不遠處)
也已完全取代了西螺舊橋,上頭可行駛汽車,當然也規劃了觀光專用步道供民眾遊憩
南北兩岸設有觀景台設施及雕塑公園
鮮紅色的搶眼橋身,令人忍不住地想多逗留多拍照
鐵橋上還能找尋得到當時(1951年)匹茲堡鋼鐵廠的出廠刻印喔
相當具有歷史味的標誌,不免讓人細細品嚼起了那悠遠的情懷
走訪完西螺必訪景點「西螺大橋」後
就這樣繼續以步行的方式,慢慢認識西螺這個充滿異國情調文化與古早味美食的小鎮吧
#必吃美食(2) – 黃記九層粿
西螺大橋直行(建興路上)約100公尺~路邊有攤古早味西螺美食「黃記九層粿」
黃記九層粿早上6點便開始營業,且要記得~想吃九層粿一定要趁早
黃記九層粿十分熱銷,往往在午前10點就會銷售完結啦!
它除了招牌九層粿外,也供有肉粽、乾麵、肉焿(麵)等古早味美食
是物美價廉的一間西螺在地美食老店
只有一個人旅行的關係,決定還是把胃留給同是西螺老街必吃美食的「琴連碗粿」
老實說,在出發西螺之前我好像沒有太認真的做完景點功課
只是憑藉著想來探探國片天台的拍攝地及片中取景畫面的心情而出發
循著目的地東市場的指示,我轉進了位於延平路上的延平老街(西螺老街)
哇~從這一刻起,就像是走入了時代劇一般
眼前場景,宛如拉回到台灣光復的那時期
一幢幢日據時代所建造的巴洛克風建築,竟保存的如此完好
邊走著旅行,邊品著四週建築
長長的老街道裡,讓人認識了更多台灣不同的建築文化面貌
也激起了「用心在老街裡旅行」的新感受
#必遊景點(3) – 延平老街(延平路)
在延平老街裡,許多都是從日據時代就建造完成的舊式洋房
不論外觀或內庭依舊完好,且多半仍是有居民還居住其中的
不知不覺又開啟了一場建築巡禮
這裡的老街漫著濃烈的文化情懷而非過度的商業氣息
雖然只能在外遊覽觀注,不過每一棟建築的門面真的很有它的意思,也讓人停留
福興宮—延平老街當地信仰
把心從老建築裡先拉回來吧
延平老街上還有許多好看好玩的等著體驗呢!
#必遊景點(4) – 西螺老街圖書館
延平老街—「西螺圖書館」
採半開放式的自由空間
裡頭擺放了不少的各式書籍可供人們閱覽
老街上可以嚐小吃及觀光的景點建築,距離都十分接近
走個幾步就會到
肚子餓了,先跟著13一起嚐嚐來西螺玩必吃的琴連碗粿吧
#必吃美食(5) – 琴連碗粿城
琴連碗粿城的店面外就擺著很大一缶的青草茶和一個大碗
非常顯目也不容易讓人忽視
用餐時間正巧遇上了自行車車隊也安排來此處用餐
瞬間,那小小的三角窗餐廳被車友們完全佔滿啦
不過,看看牆上價目表的價格
真的很親民,選擇性也很簡單
有碗粿 、米糕及焿湯類,還有招牌清涼退火的青草茶
簡單的午食決定點一份古早味碗粿和四神湯來嚐嚐
琴連碗粿精選西螺濁水米,當日新鮮現做,賣完就沒有了
口感Q彈綿密,吃在嘴裡也不會粉粉或硬硬的
搭配特製比例的醬油膏,鹹度剛剛好,是入口即化的好吃!
四神湯味道較淡口,恰好配著碗粿一起吃
中餐就在這琴連碗粿城裡超迅速的解決
吃飽啦~繼續旅行老街趣!
#必遊景點(6) – 延平老街文化館(捷發乾記茶莊)
只需要走到對街,一幢3層式老洋房裡裡外外正熱鬧著
這裡原是「捷發乾記茶莊」,現在由螺陽文文教基金會負責經營管理
變成開放參觀的「延平老街文化館」
裡外的樓舍皆可進入參觀,還有不定期西螺地方主題的豐富文化風情展覽
遊老街,必訪捷發乾記茶莊!!
入口的涼町下,以磚面清楚記載下茶莊是在1932年昭和七年時所創建
在2009年整修過立面與騎樓
日治時期的建築精緻技法,如︰洗石子地或柱頭泥塑等,都還是完好如初
相當具有研考性及可看性的歷史建築群
樓房內的一樓外廳規畫了古文物生活器具的觀覽櫥窗
無論裡頭的一磚一瓦,甚至樓牆磚面每一樣都完整保存著
就好像又走入了時代劇一般,看見的所有東西都是具有年代的
詢問了現場人員是否可以拍照後,答案是歡迎的…
於是快門就停不下來了,喜歡拍建築或古物的朋友一定會和13一樣很喜歡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