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旅遊景點.嘉義市立博物館
如果你還會覺得逛博物館很沒趣味
那就大錯特錯啦~
參觀博物館前,請先作好心理準備
長毛象和鯊群隨時都可能在你身邊
出沒!
家庭日
13家總喜歡找些可以認識地方特色的博物館或觀光工廠旅遊
利用一個景點細細品味一項文化或特色的地方
透過玩樂旅行,而認識更多最不一樣的台灣之美
重點~不少的博物館或觀光工廠都是「免費」參觀
嘉義市立博物館是一處朝著教育教學、地方特色與藝術文化傳承的概念前進
是一處值得遊客參觀、認識嘉義的地方
博物館內依不同的嘉義特色、自然景觀與人文藝術以場域分層別類規劃出展覽區域
1樓 – 地質廳、特展區
2樓 – 化石廳、交趾陶特展區、石猴特展區
3樓 – 美術廳(陳澄波紀念區、嘉義藝術空間)
展示內容涵蓋嘉義的「地質、化石、美術」三大主題
各個樓層的主題都相當令人玩味也很適合帶小朋友來這走走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頭頂上的白鯊群與博物館驚魂夜裡的長毛象了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快跟上13,馬上帶大家一探究竟去~
嘉義市的管樂文化相當著名
在嘉義市立博物館外就打造了許多拿著管樂器的鐵製人偶
搭配不同的管樂器,做出各式忘情演奏的逗趣姿態
一眼便抓住了遊客們的玩心
近幾年在嘉義市立博物館週邊開始串聯了不少適合來嘉義旅行的在地文化景點
多為結合文化藝術與地理特色上表現
第1站,跟我先到市立博物館參觀囉
走進博物館內,左手邊規畫了商品販賣區
我們不急著先逛這裡
從館內的動向行進,走到最後是會回到這的
13特別想介紹的部份是販賣櫃檯邊
竟然有提供臨時充電站(插座)
如果剛好手機或相機沒電了,都可在遵從館方人員指示下操作使用
但需特別注意到《充電器材》是自備的喔
每機的充電時間,僅限1次,每次15分鐘
(充電過程需自負保管責任)
開始我們從右手邊的行進動向參觀起
在入口大門處,提供有嘉義景點導覽及一些館內展覽資訊資料供索取及服務台
想了解更多更深入的朋友可以在此處拿取資料,先了解一番
看見蒸氣火車頭就讓人想到阿里山,這是旅人對嘉義的根深印象
嘉義市城市發展願景館中陳列著對未來願景的許諾
也深刻地表現對這座城市的一份期待
在一樓的特展區,展出的項目多為文化願景類及短期展覽等
主題較顯溫和平淡
看完溫和的主題,我們準備進入到嘉義特有的地理氣候地質層中
一個擁有北迴歸線穿過的城市,它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
我們一起到地質廳去找答案!
再次回味地理與自然科學的寶貴課堂
雖然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之上
但我們並不是那麼地了解我們的週遭環境
透過俄國科學家米蘭科維奇的循環作用理論
原來北回歸線也會走路,百年之間還悄悄地出走了將近1.27公里
好令人震驚的見證
北回歸線已遠遠地狠心出走了
留在原地上的只剩下一座座紀念碑
但是這個與太陽曾經深刻交會的都市,是不會被歷史遺忘的
有機會一定要到嘉義北回歸線紀念碑那,仰望與太陽天文的心靈交會
腳步來到地質館內的地質層區
這裡以穴居石洞的方式呈現
強化了地質的空間主題表現
讓人眼睛一亮
來瞧瞧大家都圍著面前的這大型圓桌,到底都在看些什麼?
透過每10分鐘即展示一次的台灣岩石圈與板塊運動影音與模擬介紹
可以更輕鬆的了解岩石圈地質的變化,看到了阿里山的傳奇
經由板塊運動而慢慢區分出海岸、平原到山脈
是不是很有趣,又容易學習
板塊擠壓運動讓台灣成了一座擁有生命的小島
它仍舊不斷地持續成長中,正常的地質能量肆放
小小的心跳,就足以叫我們生成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驚心撼動
這裡記錄了嘉義每一次最深刻的心跳,也烙印下了人們心底無法抹去的傷悲
看著這些記錄,除了不斷地學習成長外,更叫人學會了勇敢與堅強
好像光光只是看看文字和影片的介紹還不夠震撼
博物館內就能體驗到仿效地震當時屋舍晃動的聲效讓人彷彿身置其中喔
原來透過音律的震頻穿過人體耳膜後,會讓人產生地震當時搖晃劇烈的錯覺
是非常有趣的一項科學體驗
也打造了逼真的震後屋毀場景
叫人看了怵目驚心
坐上地震椅體驗地震的晃動頻律
地質廳裡除了刺激緊張的互動體驗
還有不少的知識補給站喔
一家人共同分享討論,在樂趣中學習無限的成長
逛完1樓精彩的地質介紹,腳步繼續跟13往2樓走吧
到底還有什麼有趣的體驗在等著呢?一起瞧瞧去
進入2樓,我們來到了化石廳
化石廳裡善用了燈光,打造出一股又驚又喜的神秘氛圍
在這兒介紹展示著嘉義地質的演變與形成化石的條件
還有許多陸生、海生物化石,是全場最吸引人連流的區域
而這些化石都是嘉義在地收藏家所擁有保存並捐獻分享的
得有心理準備,鯊群隨時都可能在你身邊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