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文與建築的旅行.苗栗客家文化園區
苗栗銅鑼科學園區的山頭出現了一艘酷似宇宙戰艦的建築
裡頭正強烈地蘊藉著一股強大的客家人文精神
文化,就在人們的生活裡日夜為伴
傳承,才是文化永續的根本
走~出發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展開一場客家人文與建築的旅行吧!
苗栗客家文化園區於2012年5月份正式開園營運
在提倡節能、減廢、生態、健康的現代
綠建築的概念油然而生
園區內採行崇尚環境自然與人文精神的交織
倚賴著客家本色的務實態度
真真切切地落實在每一吋建築環境裡~
週末午後~來到苗栗銅鑼客家文化園區參觀
從踏進入口空橋的那刻起
偌大的景觀設施建築與多元的客家文化介紹
宛如走進了一艘客家版宇宙航空戰艦裡頭
13環顧走過的每一個空間角落
正深刻地感受著客家文化的點滴內涵
園區內主體建築架構皆已完成
但還是出現了許多空間閒置與死角的問題
室內空間的規畫安排上也顯得零零落落
像似因為要有活動而舉辦活動
現場道具讓人難免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感覺存在
不過~主體的綠建築是今天最吸引13深入探究的誘因
就讓13帶大家逛逛苗栗客家文化園區,欣賞這新潮的摩登綠建築吧!
苗栗客家文化園區位在銅鑼科學園區南側、九華山方向
園內有提供汽、機車停車場,但數量不多
當天有不少遊客是停在園外道路的兩側
再慢慢散步進入園區
主體建築抽象的梯田造型
但從13的意象中卻看似宇宙戰艦般外型
格外的令人好奇地想進入展覽館內一探究竟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苗栗園區標的物
由入口空橋進入
從這裡開始也是所有建築表現的開始
彷佛準備搭上一艘宇宙戰艦般的心情
叫人興奮與期待
展覽區內的小規定︰
全區禁菸
展館禁止飲食
寵物禁止進入展館
拍照請勿使用閃光燈
請勿於室內空間奔跑及大聲喧嘩
首先會進入到二樓的常設展區
分別為︰簡報室與基本陳列室
服務台處提供紀念章服務
共有5款紀念印章
2款苗栗客家文化園區主體造型及3款客家文化委員會標誌
喜歡留下旅行紀念的朋友別忘了到此收集這個特別的紀念章
全館皆以輕鋼構玻璃屋打造而成
利用自然地採光注入絕佳的環境視覺
Less is more
利用最少的裝飾,創造更多的節能
一旁更有提供休憩座椅
在這你可以倚靠著座椅片刻小憩
也能靜覽前方苗栗山城裡的恬靜鄉野
我們依循著最外緣的路線走到了展館一樓
中庭交流斜坡廣場區
這一區最特別的是廣場是斜坡地面而非平坦
這個設計除了視覺美觀外,似乎沒有其他的功能了
當期活動︰戀戀客庄.幸福桃花源
樟腦產業特展區-工藝體驗坊
兒童館活動特展區
傳統拜天公的祭品,希冀莫忘根本
兒童館內多為傳統與傳承的表現活動
可以讓兒童們在這親身認識與體驗學習樂趣
兒童館外還有一區簡易的活動看板
上頭盡是苗栗縣各個鄉鎮的地方文化、人文歷史與著名景點介紹
讓來到苗栗觀光的遊客們能更輕易地認識到苗栗的每一個鄉鎮及每一處角落
在展館內常常低頭就能看見邊邊角角裡有很多這樣的「洞」
這些洞是13對於這裡的建築設計中感到最特別也是最喜歡的一項設計
不要懷疑,它其實是「冷氣孔」!
氣流是從下往上竄,也是最接近人體的位置
為了節能,它作成了雙層隔通,實為將外面空氣導引進來
真正是「天然的尚好~」
這真是個好棒的空間建築設計!
展館地下一樓有︰多媒體影音劇場與多間研習教室
研究教室的主要規畫項目似乎尚不完整
只好當作是臨時DIY教室來使用囉~
可以讓大小朋友一起動手DIY學習彩繪的樂趣
再向走前進另一間研習教室裡
這裡也是規畫著臨時客家古早時期與農家習習相關的日常用品
第一區客家餐桌會有的專屬客家特色料理及一旁的特殊蒸籠
客家菜包,雖名為菜包,但它的外皮其實有點像我們一般的涼圓皮
裡面自然是包裏著客家風味菜等,再放置於月桃葉上加以蒸食
就是道地的客家菜包了!
第二區客家傳統房間與嫁娶迎親道具
一件最具客家傳統的大襟衫就這麼顯目的披放在床板上
很傳統也傳承著客家的精神意念
客家傳統女鞋
洗腳盆
客家衣裳演繹說明圖表
從一樓展館走出,繞進左側的散步道裡
這是位於園區後方,一般遊客最不會走逛的一區
但~這裡其實才是最經典、最有客家味的地方
古人的智慧,客家大院前總會有著一處這樣的半月池
這種太極兩儀生生不息的前陰後陽,造就半月形式的出現
對於半月池有著許許多多的風水之說
我們暫且不論,就只是單純著欣賞著眼前風景就足夠了~
少了遊客的喧擾吵雜,耳裡充斥著緩緩的流水聲
半月池區保持了客家傳統也進一步串聯了建築與環境共生
創造了「徑.靜.淨.境」
聆聽著好友分享著這幢綠建築裡每一寸的由來、設計概念
與半月池對客家人的非凡意義
心裡更多了好多的衝擊與創意想法
這樣的建築是如此耐人尋味
其中更蘊藏了客家人文精神的獨特質感
下午5點整,準時休園!
夕陽穿透玻璃落窗灑進了散步道裡,讓這座建築顯得更有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