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陽藍天的鹽田景觀超迷人
傍晚迷醉的金黃色夕暮,更是不容錯過喔!
台南好拍點的獨特鹽場
《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觀光風景區》
台南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旅遊資訊
▍地址:台南市北門區西南郊復育鹽田|導航
▍電 話:06-786-1629
▍開放時間︰
.5月至10月︰AM 09:30–PM 18:00
.11月至4月︰AM 09:00–PM 17:30
▍停車資訊︰可停鹽田駐車場、興安宮前廣場及路邊
▍其他訊息︰免費參觀,可安排團體旅遊及各級學校教學景點,若需導覽解說服務可打電話預約(06-786-1629)
好天氣就該盡情地揮霍與玩樂啊!!
這一站準備往台南西部的鹽海地帶前進順遊
抵達台南北門區的「井仔腳瓦盤鹽田」後
望著海水被攤曬成結晶後,鹽場上像是舖上一層白白的細雪
遊客們拿著杓子刮啊刮的~慢慢堆成了一座座小小雪山
在這裡,遇見的是台灣最獨特的鹽田風景
還有簡單放鬆的旅程……
從這一處台17線西濱公路上的泰安宮牌樓進入
一路長驅直行即到達井仔腳瓦盤鹽場
鹽場外(臨興安宮前)有偌大的停車場
廣大的腹地供給遊客們能夠免費停放車輛
如果是搭乘公車的朋友,上下站處就在一旁的井仔腳車站
一個以蚵殼為簾的小小候車亭
十分迷你,也很特別
來到井仔腳,在附近還有許多保存著古色古味的傳統三合院古厝
在進入瓦盤鹽田之前,13的腳步就先被吸引了
保存完好的古厝,紅磚牆上寫井仔腳的介紹與短篇文字
讓四周風景自然地漫著詩情畫意般的老情味
這裡還有鮮紅色的拉車、浮球彩繪,放大了遊客們的視覺
極具繽紛與創意,自成井仔腳的一處小特色
旅人們來到這兒遊玩,別忘了也來找找井仔腳的浮球人合拍一照囉
鹽海地帶的近陸區,總有些溼地
在溼地裡,水生動植物豐富
經常可以看見水鳥在其中覓食
站上了賞鳥高台上,也更能清楚地觀察水鳥動態
我花了些時間先在外頭遊憩一番,發現除了曬鹽場以外,這裡還留存了一些老屋
旅人們,有機會一遊千萬別忘了也到井仔腳的週邊小景點來探訪探索
許許多多的小造景搭配上在地的文化景色,也別有一番老「鹽」味喔!
接下來,就正式準備走進井仔腳瓦盤鹽田的曬鹽場裡
來去一探藍天下的最動人的鹽鄉景致
井仔腳瓦盤鹽田位於台南最西側的北門地區
北鄰嘉義布袋,南接台南七股
就地理位置上,感覺是個僻鄉
但從西部濱海快速公路/台61線/往281-南鯤鯓出口下交流道接台17線再到達此地
卻很快速又好找尋
走進觀光風景區,隨即能看見井然有序的鹽盤
井仔腳瓦盤鹽田的前身為北門的第一座鹽田
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
經史書上記載,清末年間有軍將,認為當時的平埔族製鹽技術不佳,所煎出的鹽品質苦澀,於是改革製鹽方法,在海邊築埕,然後在其上鋪碎瓦片,再引水到鹽池,經由日曬成瓦上的結晶鹽。但是後期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
(※資料來源︰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 官方網站)
比起假日的往來人流絡繹不絕,熙攘之聲不斷
我好像更喜歡這樣偷閒的平日裡,就算挺著炙熱的體感呆在豔陽下
海風中的鹽不時掠過嘴角,感覺鹹鹹又甜甜的
眼前一大片復育的鹽埕,依舊廣闊壯麗且迷人
在鹽盤裡,每個框格中都有清澈的海水映著藍天和白雲
中間還有佇著一座座由沙鹽堆積而成雪白小丘
無論近看或遠看,都好像有名的Hershey’s Kisses系列的錐形巧克力
別有一番浪漫甜蜜的氣味漫在四周
在鹽田旁還有打造一處觀景平台
我踩著紅磚道飛速般奔向前去
心想著,這四下無人的老鹽田
終於讓我一個人獨享這兒的美麗無敵景緻了
地磚紅搭配著天空藍
形成了鹽埕風景裡特別的一幅美畫
時間很緩慢的走著
叫人不自覺輕仰著頭,望向天空欣賞浮雲一朵朵飛快地游過
感覺得到自己那雀躍的心情與輕盈的腳步
是很自由也很享受自在的一段夏日旅行
以鋼架建構而成的觀景台,高度約有5~6公尺高
在台上可以從前後左右,看到不同的沿海風景
我爬到了最高層,在框景裡發現了無限的動人風景
它可隨著四季的䢚迭、日夜的交替
而有著不同的繽紛彩景
旅人們千萬別錯過這個視野絕佳的觀景角度了
站在觀景台之上的視野,非常遼闊能看得很遠
鹽場裡的一景一物盡收眼底
看看底下這幢醒目的橘黃色建築,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先賣個關子,待會我們再去解答吧!
站在高處,底下的瓦盤鹽格看得更加分明了
一畝畝方正的鹽田
復育了鹽鄉,也讓一段歷史得以延續
除了文化能保存下來,還成功轉型成為熱門觀光遊憩景點
也不枉費有關單位的用心了
鹽場的另一頭,便是西濱沿海地帶
廣闊無邊的海天景色,也美得叫人又多按了幾下快門
再看遠一點,還有漁民設置的蚵架
一根根的黑竹竿直挻挺的拄在近海的海域之上
特別像是撒出的大網,等待著豐碩的收獲
走下了觀景台,原路返回鹽場邊
我靜靜的繼續拍著這塊瓦盤鹽田
看不膩也拍不膩
我想,全台灣應該找不到第2處這麼有特色的鹽田風景了